功能医学健康管理师的干预思维和选品逻辑
2022-06-09

开展培训活动以来,陆续收到学员发来的各种疑问,其中最多的问题就是:某某营养素怎么样?某某产品怎么样?等等……  

为了解决大家的疑惑,学院秘书处决定在此将功能医学的干预思维和选品逻辑做一个总结整理,以后遇到此类问题或被问及,同学们可以对照这些标准做出自己的判断。

image.png

 

一、功能医学干预逻辑

功能医学的选品逻辑是基于功能医学的健康干预逻辑而来的。那么什么是功能医学的干预逻辑呢?它至少包含以下三个特征:

1、循证性。循证性源自于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缩写为EBM),意为“遵循证据的医学”,又称实证医学,是一种医学诊疗方法,强调应用完善设计与执行的研究(证据)将决策******化。功能医学的循证性,是指所有的干预方案,都必须有证据进行支持。那么所选用的产品和疗效之间也必然要有证据为依托。

2、精准性。功能医学的精准性有三重含义:一是干预病因。功能医学认为干预病症并不能彻底解决疾病,所以被认为是不精准的;二是靶向干预。所有的营养成分或功效成分都必须进行高效吸收和精准吸收,只有吸收率足够高,吸收的靶点足够精准,才能更有效的恢复健康;三是个性化干预。即根据不同的体质,设计个性化的干预方案。从精准性原则来说,选择一种好的营养素产品,一定是能够干预病因、一定是能够进行靶向干预、最好也是能够进行个性化干预的。

3、系统性。系统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把人体当成一个系统整体来看待;二是采用系统的操作流程(咨询、检测、评估、干预)对人体进行干预。从这个角度来说,选择产品的时候一定是以人为本来进行的,从人体的需求出发来选择产品。

 

image.png

【图/功能医学干预逻辑】

 

 

二、普通健康管理的选品逻辑

在介绍功能医学的选品逻辑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普通健康管理的选品逻辑。

 

普通选品逻辑:从产品出发

①看来源。优先选择天然原料

②看含量。优选有效含量高的

③看辅料。避免过敏成分和有害成分(各种防腐剂、添加剂等)

 

image.png

【图/普通健康管理的选品逻辑】

 

 

三、功能医学的选品逻辑

①有效性。是否真的有效,用法用量和功能指标好转之间是否有严格的对应关系,有没有做过临床试验。

②吸收率。所选择的产品是否能高效吸收。再好的原材料如果人体不能吸收,那也是徒劳。这也是功能医学从人体出发而不是从产品本身的材料出发的重要逻辑所在。比如同样是海参,有的人吃了身体免疫力提升很快,有人吃了却没有太大功效。究其原因就在于吸收率。

③安全性。安全性事关重大,一是毒副作用,二是过敏,三是保质技术和保质时间,四是有没有超标服用或特殊时段服用的禁忌。

如果产品有额外添加香精、糖分、防腐剂、凝结剂等人体不需要的成分,就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代谢负担,甚至还会造成一定的毒副作用。

其次,就是产品所含有的成分会不会对人体造成急性或慢性过敏,特别是慢性过敏。功能医学有专门针对慢性食物过敏的检测,如果您对某种食材是有慢性过敏的,那么就会对身体造成潜在和长期的伤害。

第三就是保质技术和保质时间。现在的营养素保质技术一般是防腐剂添加,这个技术好处是保质时间长,坏处是有一定毒性;比这个更好一点的方式是冷冻、充氮或密封,这个好处是对人体没有毒性,但是服用、储存和携带不方便;当前最好的方式是通过小分子团技术,对产品的成分进行高度细分,致使环境细菌等无法对其进行再次分解,从而起到保质作用。小分子团技术避免了防腐剂的毒性,也没有携带存储的不方便,服用也非常简单,是目前比较先进的保质技术。

image.png

 

【图/功能医学的选品逻辑】

 

四、举个栗子

image.png

以市场上的护肝产品为例,我们要怎么样去选择呢?

如果从成分来讲,市场上的护肝产品基大部分都是蓟类(水飞蓟、奶蓟、洋蓟),也有部分是姜黄素或谷胱甘肽。优质原材料成分是好产品的基本要求,我们就不在比较产品成分了。为了不引起太多争议,大家可以从以下几个提示进行具体的衡量:

从安全角度来讲,多留意产品添加的防腐剂成分,防腐剂的种类一般包括:苯甲酸、山梨酸钾、脱氢乙酸钠、对羟基苯甲酸丙酯、丙酸钙、双乙酸钠、乳酸钠、乳酸链球菌、过氧化氢等;

从有效性角度来说,主要看临床试验数据,如果有论文或专利支持就更好;

从吸收率角度来讲,一是对产品的吸收工艺有没有专门的设计,为了提升吸收率,厂家一般会进行技术改造,通常会涉及到微囊技术、磷脂化改造、小分子团技术等等;二是体感,可以将产品咬碎,感受一下味道,以及在口腔停留的时间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