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桥本甲状腺炎?
桥本甲状腺炎
桥本甲状腺炎,也被称为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是由细胞和抗体介导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临床特征是逐渐的甲状腺功能衰竭,伴或不伴甲状腺肿形成。组织学变化为:①几乎所有患者都具有高血清浓度的针对1种或多种甲状腺抗原的抗体(如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抗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SHRAb));②甲状腺弥漫性淋巴细胞浸润(主要为甲状腺特异性B和T细胞)等;③滤泡破坏。
研究调查发现,大约5%的成年人和大约15%的老年女性血清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浓度较高。这意味着每100人中至少有5人患有桥甲炎。桥甲炎也是儿童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最常见原因,早在1岁和2岁时就有报道。在患桥甲炎的群体中,高达10%的人群会出现甲状腺功能的衰竭,并且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面对不断增加的桥甲炎患者数量,医生的无奈也渐渐显露。“我被诊断为桥本甲状腺炎,但医生告诉我目前暂时没有办法干预,不过可以定期监测,等后面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就可以开药了”,一位患者如是说。
面对这样的现状,桥甲炎患者应该怎么办呢?是忽略自己现有的不舒服症状,比如脱发、怕冷等,然后静静地等待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到来?还是想办法改善现有不适症状,避免发展到甲状腺功能减退程度?如果选择后者,又该如何做呢,毕竟吃药这条路似乎行不通了。
为什么能起到干预效果呢?
功能医学干预
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除了还你一扇窗,完全可能再打开另一扇更大的门。对于桥甲炎患者,功能医学干预方式就是这样一扇更大的门。走进来就能发现他的魅力。我们今天分享的案例主人就是从功能医学干预中受益的众多桥甲炎患者中的一位。
为什么能起到干预效果呢?离不开功能医学在面对疾病时将人作为整体的干预思路。当甲状腺出现问题,病因却不一定在甲状腺上。就像黑眼圈可能会反映我们的泌尿系统功能一样。只盯着黑眼圈去调理,不解决泌尿系统问题,效果可想而知。桥甲炎也一样,当被诊断后功能医学医生首要工作不是去确定治疗方案,而是带着患者分析为什么会得病?为什么别人没有,我有?同病不同因,找准每位患者自己独特的病因,针对性干预,自然达到改善患者的健康的目的。
常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
桥甲炎
① 胃肠道功能紊乱:如消化酶不足、肠道粘膜被破坏、食物慢性过敏、肠道菌群失调等。胃肠道功能紊乱导致食物消化不充足,未被充分消化的食物大分子通过肠道细胞之间的间隙进入血液,成为抗原,诱发机体免疫反应。食物大分子与免疫因子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甲状腺,诱发甲状腺炎症。
② 身体抗氧化能力降低:由于缺乏抗氧化营养素,导致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不能被有效清除,自由基破坏自身正常细胞,引发免疫反应。
③ 肾上腺功能下降:肾上腺又被称为生命腺,是抵抗身体内外压力的第一内分泌腺体。当遇到紧急情况,肾上腺立即启动,以帮助身体度过危机。如果身体长期处于内外压力状态,导致肾上腺功能下降,出现内分泌紊乱,从而诱发甲状腺炎。
④ 营养元素的缺乏:如碘、硒等,摄入不足均可诱发甲状腺炎。同时,碘摄入过多也会引发桥本氏甲状腺炎。在甲状腺肿流行地区增加膳食碘摄入量后,血清抗甲状腺抗体浓度会增加。
⑤ 不良生活方式行为:如吸烟等。有研究表明,吸烟会增加患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风险。
⑥ 超重/肥胖:有研究表明,儿童期体重增加以及14岁时超重/肥胖与甲状腺自身免疫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有关。
了解了上述原因后,我们再看看案例主人公的诊治情况。
第一步:了解基本信息
患者是一名42岁的女性,在一次查血中意外发现桥甲炎抗体明显升高,如图所示。经介绍了解到功能医学的干预思路,于是找到功能医学医生寻求帮助。
干预前指标:
促甲状腺素 5.503 ↑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1300.0 ↑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500.0 ↑
第二步:原因追踪
接诊后,功能医学医生利用矩阵问诊方法,详细调查患者以前的经历,包括疾病史,成长史,是否经历较大意外,生活史,工作压力情况等。并对信息进行梳理,找到疾病的前因、诱因及介质因素。
第三步:总结原因并制定方案
结合问诊情况及检测结果,给出原因的综合性分析报告。并制定对应的功能医学干预方案,与客户落实方案实施过程中的细节,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寻求帮助等。
第四步:执行方案,效果反馈
嘱咐患者严格按照功能医学方案执行,医生定期随访患者情况变化,根据效果再针对性调整干预方案。该患者经过3个月的干预,甲状腺抗体明显下降!
干预后指标:
促甲状腺素 3.01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235.72 ↑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113.25 ↑